一項今天發表的新研究指出,原住民部落模仿斑馬條紋而畫在身上的傳統白條彩繪,能讓人體遭像馬蠅這類害蟲叮咬的次數,減少達 10 倍之多。
非洲、澳洲和東南亞的原住民部落,世世代代都會於文化慶典儀式時,在身上彩繪。
這些白色或灰色的彩繪原料,傳統上是以黏土、白堊粉、灰燼和牛糞混合而成,被廣泛認為有助原住民族在灌木叢和大草原的高溫下,降低體溫。
然而科學家現在認為,醒目的條紋圖案也能減少在大自然生活的人們,身體被昆蟲叮咬的次數。
科學家使用3個人體模型-膚色深、膚色淺、膚色深但塗上白色條紋,接著都在模型身體塗上一層薄薄的黏著劑以捕捉蟲子。
科學家在夏天將這些人體模型放在草原中央 8 週,然後統計每個模型吸引到的馬蠅和其他會咬人的昆蟲總數。
研究結果顯示,深膚色模型吸引馬蠅的數量,比淺膚色多 2 倍,比繪有白條紋的模型多 10 倍。
研究團隊相信,條紋會打亂人體所反映出光線的光譜兩端,使人體在馬蠅和其他昆蟲眼中,看起來不那麼美味。
作者發表於「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研究提及:「在深色肌膚表面畫上典型白色條紋圖案的傳統人體彩繪,能有效阻絕會吸血的馬蠅,因為圖案對這些寄生蟲不具吸引力。」
匈牙利羅蘭大學(Eotvos Lorand University)生醫系的霍瓦特(Gabor Horvath)告訴法新社,驅蟲效果只是文化慶典所必要身體彩繪的附帶紅利,因為彩繪原本目的並非防蟲,只是剛好有這樣的效果。
霍瓦特說:「然而我們確信這些人清楚知道他們的人體彩繪,有驅逐馬蠅的作用」。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