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方昱荃專欄》從學習語言層面討論台語電視頻道的設立

由郝劭文主演的電影《狗蛋大兵》,重現了威權時期國語政策下,學生講母語被掛狗牌的畫面。圖片來源:Youtube 截圖

昨天下午,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針對公共電視擬設立台語頻道預算案進行討論,遭國民黨立委們以台語定義不明確等理由提案凍結預算,最後因無法達成共識而延期再議。在此先不討論正反雙方彼此立場及背後的政治目的,就單純從問題而言,究竟設立一個以特定語言播報的電視台,到底會對我們造成哪些影響?又是否對於台語的文化保存有著正面助益?

首先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學習一門語言的途徑有數百種,從猛背詞彙記憶、圖像式學習、聽音樂、看新聞到直接在路上找外國遊客聊天,最有效的方式還是以直接學習為主,換言之就是能夠直接在實務上運用,透過雙向互動的方式提升對語言的認識,而不僅僅是單獨透過媒介學習(單向互動)。

然而對於台語來說,卻是連要間接學習都有著一定難度,首先,台語文的書寫不論是台羅拼音亦或是白話字拼音,由於採用的是拉丁語系的拼音方式,再加上聲標符號,因其並非台灣人習慣的文字系統,要能完整應用在實務上的案例非常之少,目前絕大多數都是採用漢語的近似音來表達,而這種表達也都以日常生活相關的詞彙為主。

這種非正式的溝通方式,長期下來導致了台語較難以書面文件的形式流傳。就算以詩詞的方式亦或是採用漢字書寫,仍無法達到使用標準文字系統的流傳程度。而讀就更不用說了,先撇開台羅與白話字拼音何者才應該做為官方標準的爭議,光是要讓大眾改變習慣性(且非正式)的拼寫方式,就足以耗上個十來年之久。

雖然單由讀寫的難易度而言,並不能直接判定一種語言的興衰,世界上的方言有很大一部份是沒有文字系統的,也就僅僅靠著人們持續的使用與及簡單的圖像式記述流傳至今。對比台語雖然有著一套以上的通用文字系統,也皆已發展成熟(其中台羅拼音便是經過教育部審核通過的標準文字系統,白話字拼音則是經過廣泛使用才漸漸標準化),但實務上的運用卻還遠遠沒有達到水準(使用佔比仍然太低)。

因此聽跟說兩部份,才是目前最需要關注的焦點,語言回歸本質,其目的仍然是作於溝通之用,但在讀寫無法完全發揮其作用,加上現代台灣人普遍對於英語存有"其有必要且應即刻學習"的觀點,甚至打算要將其設為第二官方語言的情況下,不僅排擠了其他外語,對在地的語言也是一種傷害。

若再不注重台語的使用,其位階很快就會降為瀕危語言而逐漸沒落(指該語言無法或難以跨代傳承)。

因此在這種狀況之下,台語頻道無論是新聞報導,亦或是專題節目,對台語的保存來說,都算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畢竟首要之務是要先提升大眾對於台語的使用比例,才有讓其越來越標準化的空間(包含設為官方第二/地方主要語言),只要使用人口沒有減緩,語言沒落的程度也就越低。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盡多大的機會去使用台語,保留自身對台語的認識,將語言融入生活中運用,才是保存台語文化最有效的方式。

延伸閱讀: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