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郝規柯隨? 台北文資慘遭柯文哲「摘除」

文資團體開記者會痛斥柯文哲政見跳票。 圖片來源:南港瓶蓋工廠 Nangang Bottle Cap 臉書

(芋傳媒報導)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原北門町)的日治時代洋式建築「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是台灣目前唯一保留三井物產菱形商標的歷史建物,然而,卻在 2009 年時,在郝龍斌主政下被列入拆除計畫。

郝龍斌(左2)
圖片來源:中央社

沒想到,走了一個郝龍斌,卻來了一個更有拆除效率的柯文哲。柯文哲市府團隊上任至今,文資爭議始終不斷,各種都市計畫只要遇到文化資產,一律以拆除為目標。

因應 2014 年柯文哲上任後所推行的「西區門戶計畫」,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臺北府城門—北門周邊廣場改造計畫」,內容提到「三井株式會社舊倉庫侷限了道路的轉變弧度,應以國家級的北門為主要考量…」,以及「歷史建築三井倉庫移位為考量交通動線之下,不得已作法」。故在該計畫實施時,忠孝西路北門周邊路型有往北移動的規劃,導致三井倉庫的位置必須配合移動。

芋傳媒資料照片

但台灣文化資產守護聯盟與文史學者認為,三井倉庫所處的位置,與忠孝西路前身北三線路的闢建息息相關,正好記錄著台北在都市發展上的歷史脈絡,因而要求原地保留。

對於文資保存人士的專業建議,柯文哲仍堅持異地重建,雙方在文資審議委員會上曾多次交鋒。根據《中央社》2016 年 5 月 21 日的報導中指出,三井倉庫保存案第四次的文資審議,雙方論戰且無共識,副市長鄧家基最後裁示,以多數決議三井倉庫「暫時移置」,並承諾後續文資保護和努力交通減量優化,交通改善後再移回原址。

參與會議的文資盟成員則批評,會議簡直是一場鬧劇,旁聽的民眾只能隔著玻璃窗,聽官員討論卻不能發言,要求發言 15 分鐘,卻遭副市長鄧家基質問:「那下一位民眾要求 60 分鐘怎麼辦?」因此發言 3 分鐘便遭消音,「這樣的文資審議,比較像是在動物園看動物」。

向來主張「公開透明」的柯市府,民眾發言卻屢遭限制。此外,文化審議交由副市長主持,「曾經有幾次,已經達成共識的案子,鄧家基卻說暫時不討論就了事,到底居什麼心?」這樣的文資審查會議,讓台北市許多文化資產,變成名副其實的「文化資慘」。

按《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一書中寫道:

會中,民間團體請來的一名交通顧問,以其專業背景提出有條理的詰問,對北市府交通方案提出質疑,讓府方的論述站不住腳而感到威脅時,身兼都發局長和文資委員的林洲民中途離席,跑來詢問這位顧問「你工作幾年?工作經驗是什麼?聽說你有參與過交通局的計畫?是自己來承攬的嗎?」然後不斷將這位交通顧問的兩年工作經驗,與交通局副局長三十年的公務員資歷相比,試圖以家父式的資格貶抑民間方案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文史專家凌宗魁表示:「林局長暨委員用這種私底下對人民造成恐懼的不正當質問,再將質問結果做為呈堂證供,是在極權時代為特務單位所慣用的手段。看到一位負有盛名的建築專業者在成為技術官僚後,可以如此不遺餘力的證明其於戒嚴時期的養成背景。在標榜開放透明,打著年輕人信任旗號而入主市府的執政團隊中,如此無縫接軌的延續從前人民對政府的恐懼,真是令人對柯市府團隊的執政心態感到失望透頂。」

而這場文資審議會議中,當主席的副市長更是完全無視有幾位文資委員的異議,整場戲就是貫徹市府要硬幹的意志直接「裁示」結論。

凌宗魁在會後悲憤地表示:「接下來幾年說故事的方式和角度,無論談北門、談機器局、談台北工場、談高石組、談鐵道部、談郵局這些偉大大大的國定市定古蹟,都會變成在講三井倉庫這個渺小小小的歷史建築,是如何為了一個傲慢偏執欠缺格局的執政團隊,『被感謝』、『被消失』在這個珍貴的文化資產場域。畢竟,這是一座不斷宣告拒絕以宏觀視野度量歷史深度的城市。

圖片來源:擷自 博客來購書網

當時柯文哲也在臉書發文表示,經過 4 次審議、15 個方案、1 次公聽會的討論,三井倉庫的保存方式,在文資審查委員會定案,決議延續民國 101 年文資會結論,同意北市府暫時遷移保存。

就在決議「暫時遷移保存」近五個月後,10 月 18 日則有媒體報導指出,三井倉庫「悄悄」拆了。

由於五月拍板定案的「暫時遷移保存」,讓市府官員抱怨「案子拖太久」,後續車行動線規畫、路面復舊、北門廣場建置等相關工程都受影響。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證實,三井倉庫拆除作業已於十月中啟動,屋架和磚瓦都已拆卸,另東側和大樓結合的牆面,正一塊塊卸磚,清點、清洗並標註記號;且三井倉庫保存狀況不佳,紅磚牆、木構造和日式文化瓦等多處都需要再修復。

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經歷搬遷修復,1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而文史工作者蕭文杰也指出,儘管市府聲稱每一塊磚都有編號,但是文資團體卻於原址處「撿到」日本時代 S 磚,更離譜是山牆上最重要的「三井物產」洗石子標誌因修復造成受損,圓拱形舊山牆更無法重組在建築物上,只能於室內擺放,作為「展示」之用。

除了三井倉庫外,還有許多引起爭議的文資事件在柯文哲任內消失,如明治橋(中山橋),提不出重組方案,柯強調這事情得私下講,「不如趁哪次颱風夜黑風高,用淹水還什麼理由」,把中山橋處理掉。

北門及台北北門郵局天際線失守,未來北門郵局後方可能被高樓大廈遮蓋住古蹟風貌。

陳悅記古宅案,市府敗訴後不肯依照法院判決,回復原狀,至今容積尚未緩還。而比台南林百貨更具歷史的菊元百貨仍未指定古蹟,僅登錄歷史建築,目前周遭可能都更。由於菊元百貨沒有古蹟身分,保存效力薄弱,即使保留,也可能僅是單棟,該街區的歷史氛圍早已不復再。

還有很多台北文化資產「慘遭毒手」,或許已足夠製成完整的「柯文哲文資破壞事件列表」了。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