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芋論》美國直球對決中國的台灣因應之道

圖片來源:截自 AP Archive YouTube

美國副總統潘思(Pence)於 10 月 3 日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就川普政府的對中政策發表演講,包括美中貿易爭議、對台灣的打壓、中國在南海的作為、中國利用債務陷阱外交,走向極權專制、對內部民眾的監控施壓、以抨擊中國意圖破壞美國的民主制度等,內容廣泛。副總統潘思也指出過去幾任美國政府忽視甚至助長中國的行動,但他說這樣的日子已經結束,川普政府對中國會採取新政策,希望尋求與中國建立公平、對等與相互尊重主權的關係,面對中國的威嚇與壓力,潘斯說美國「不會被嚇倒,也不會退縮」。

美國總統川普於 9 月 26 日聯合國演說中就預告了潘思這篇演講,顯見潘思這篇以美國對中政策為名的演說,代表了川普政府對中政策出現最終定調。潘思在演說特別提到過去美國政府對中政策在假設與執行所發生的問題,並誓言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去。這篇政策演說與去年十二月美國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的基調完全一致。對外界來說,如果期待期中選舉結果可能會改變美國對中作為,這篇演說形同告訴這些人(包括中國在內),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美國總統川普於聯合國演說。
圖片來源:截自新唐人電視台 Youtube 影片

美國過去不乏對中態度強硬的措辭,但提昇到副總統之尊來發表對中政策為名的演講,這種強硬態度可說絕無僅有。由於這個政策得到美國國會兩黨的支持,對台灣來說,這代表美中關係已出現了本質變化,美中台三角關係也因此呈現新的局面。過去認為台灣是美中關係的麻煩製造者的華府指控已經不再,因為中國本身就在製造美國的麻煩。美國把支持台灣視為其國家利益的一部分,這點也表現在演說中,其中把中國拔除台灣邦交國視為威脅台海穩定,並強調美國政府對此予以譴責,等等的語句上都顯而易見。

在政策上,這個變化代表 90 年代柯林頓政府時對防衛台灣冷淡以對的「戰略模糊」策略,以及嚇阻台灣不獨以換取中國不武的「雙重嚇阻」作為,也都要走入歷史。雖然副總統潘思在演說中提到美國會遵守「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所反映的一中政策,顯示無意拋棄一中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新的「一中政策」已經與 90 年代至 21 世紀初的「一中政策」有著本質上的變化,台灣對其內涵與契機須要積極掌握。

首先,美國不再把中國對台霸凌視為海峽兩岸的統獨論爭,而是一個共黨獨裁極權國家基於對自由民主的恐懼,意圖消滅台灣所代表可能取代共黨的自由民主模式。因此對台海的態度就不是美國如何調節兩岸的統獨論爭,以及台海維持非戰的危機管理問題,而變成了極權獨裁與自由民主的價值及體制對決,美國會強悍的站在自由民主的一邊,並期待台灣可以持續扮演中國未來政治發展的榜樣。

台灣民主燈塔論不僅是將台灣視為民主燈塔,也是個對中國的號召。

因此如果某些民主為名,但可能弱化價值對決並將其推回統獨論爭之民族主義行動,在此應不會為美國所樂見。獨立、公投等如要能有效爭取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支持,其訴求就必須能連結自由價值,也要能正面促進中國民主。畢竟國際對台灣的認同不僅因為台灣擁抱民主,也因為台灣是個負責任的民主國家。

其次,潘思演講花費了相當篇幅提到中國對美國的銳實力運作,顯見美國對此極為反感與擔憂。有人馬上提到台灣可將己身與中國纏鬥二十年的經驗進行國際交流以增加合作空間。這個提議雖然有趣,但台灣能提供的多不是成功故事,而是被宰認栽後的經驗分享。台灣更需要的是利用美國及其他國家對中國銳實力同感憂慮的時機,與這些國家積極合作,串連起一個反制中國銳實力的國際聯盟,並就內政與法規的技術細節向美國及其他有長久民主法治經驗的國家取經,讓保衛民主權利的國家安全相關法制可以成形,以有效捍衛台灣的生存。

最根本的,台灣更應該揚棄「避免在美中選邊」錯誤的國際關係思考邏輯。一堆死啃國關教科書的冷氣房學者面對美中對抗的劇烈化與長期化,提醒台灣不應見獵心喜,要避免捲入美中對抗以免惹禍上身,更認為台灣不應選邊。前者提醒台灣不應見獵心喜是對的,但後者要台灣在美中對抗不選邊則是個不具現實感的書生之見。一個本身是獨裁專制並公開要併吞台灣,還派軍機戰艦繞台恫嚇,並在國際極力封鎖台灣;另一則是自由民主體制,基於本身戰略利益之緣故願意強力挺台,還以立法方式將對台承諾法律化。因此台灣要跟誰交朋友其理自明。我們無須浪費太多時間討論這些無用主張,或被這些言論所惑而不敢提出台美合作的雙邊、多邊及區域議程。面對美國在對中政策的明確表態,台灣的回應也須清楚明白,不留模糊空間。

如還以為透過模糊以對可以在美中兩邊得利,或是擔心被美國出賣而在對中事務上畏首畏尾,套用潘思的話,這樣的日子已經結束了。美國正在期待朋友的回答,台灣更應展現大步伐的創意政治決斷。

延伸閱讀: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