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光」臨,這是茫茫黑夜中燈泡點亮的瞬間,緬甸偏鄉村民的心聲,也是他們的希望之光。因為台灣的協助,村民有了太陽能供電站,學童晚上可以唸書學習,迎接更幸福的未來。
緬甸鄉村地區有 2/3 的家庭無電可用,夜間照明多依賴油燈和蠟燭,這個距離緬甸仰光 20 小時車程的實皆省村落,更是偏鄉中的偏鄉,在國合會帶領的台灣團隊努力下,村民的生活方式大大改變。
這項計畫名為「緬甸鄉村微集中式供電站先鋒計畫」,是由國合會與外交部共同出資,工研院和台邦科技合作,在緬甸馬圭省(Magway Region)及實皆省(Sagaing Region)各一個村落進行,歷經一年多的努力,克服萬難完成任務。
「光是運送東西就是一大挑戰」,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史立軍告訴中央社記者說,不僅車程長達 20 小時,路況也不好,運送太陽光電板等設備時,須從大卡車換到小卡車,再換到牛車,才能順利把設備運到村落。
回顧計畫的執行過程,他形容是「水牛式精神」的展現,因為台灣團隊感受到居民用電的渴望,即便要跋山涉水,也能不畏艱難,在運送設備過程中,用心保護每一塊太陽光電板。
為了讓計畫能夠永續經營,史立軍說,團隊也特別進行教育訓練,協助村民組成電力管理委員會,負責電力收費與後續系統的維運。
在當地,廟宇就是民眾活動中心,因此,國合會請廟宇住持幫忙廣播,邀集民眾參加教育訓練;有些民眾不識字,團隊特別以圖示呈現,幫助他們了解複雜的輸電概念。
白天協助系統建置,晚上接著進行教育訓練,台灣團隊成員回到住宿地點時,往往已接近午夜。史立軍說,當地餐廳營業時間原本只到晚上7點多,但餐廳老闆將打烊時間延到半夜,為的是感謝台灣團隊的幫助,讓他們結束一整天的工作後,有晚餐可以吃。
在緬甸的電力設施布建是以年來計算,偏鄉要有電可使用,可能要等個 5 至 10 年。史立軍說,這項從 2016 到 2017 年執行的計畫,總共為緬甸偏鄉 560 戶家庭帶來電力,以一家五口計算,約有 3000 人受惠。
有了電之後,不僅學童在晚上可以繼續唸書學習,居民也可以繼續在家裡從事經濟活動,包括花生烘烤、製作手工藝品,以增加家庭收入。
台灣團隊的用心與愛心,當地村民都感受得到。史立軍說,村民、政府官員、寺廟住持都很感謝中華民國的幫忙;有位住持就表示,這項計畫讓當地年輕一代晚上可以讀書,「有更美好的未來」。
除了緬甸之外,尼泊爾 2015 年發生大地震,災後重建工作也有國合會的身影,國合會透過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災後重建,並提供農業方面的協助,包括提升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等。
國合會人道援助處處長王宏慈說,當地居民很感謝國合會的協助;透過這些協助,不僅居民的收入大幅提升,當地民眾彼此更加團結,也讓過去長久離家在外工作的青年,願意回到家鄉與家人一起工作。
台灣透過援助計畫對其他國家的人民提供實質幫助的做法,在邦交國尤其明顯,但 5 月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在接受台灣多年援助之後,接連與台灣斷交。面對中國挖走邦交國,史立軍坦言,國合會工作人員除了生氣之外,也為這些國家感到可惜。
以多明尼加為例,史立軍說,國合會當時正在協助多國推動中小企業輔導計畫,透過台灣經驗,協助多國中小企業發展,輔導年輕人創業,但可惜的是,斷交後這項合作計畫就必須終止,多國接受創業輔導的年輕人說,「我們創業的美夢大概從此破碎」。
相較於中國大陸承諾用大量金援或投資引誘建交,史立軍說,台灣的援助是「說到做到」,台灣推動的計畫是「接地氣,老百姓感受得到的」。
儘管邦交國被挖走令人氣憤,但史立軍說,援助計畫是「推動外交很重要的的工具」,在台灣外交艱困的時候,更要持續進行,國合會會把挫折化為力量,更積極推動援外工作,凸顯台灣的價值與影響力。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