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芋論》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的戰場在體育與經貿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在一個月內與多明尼加與布吉納法索兩國斷交,在此同時中國也發函給各航空公司要求將台灣置於中國之下,不可將台灣、中國並列,因此導致加拿大航空、英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等等皆將我國矮化,足見中國對台灣打壓不會因為蔡總統堅持 Republic of China,避免使用 Taiwan 公開發言而有所退讓。現在,蔡總統親自說明政府將不再忍讓外,我們也提出幾項建議,協助提升我國國際地位正常化與經貿發展,加深政府拼經濟的成果。

由於兩岸問題,台灣在外交相對弱勢,但我國經濟實力並非等閒之輩。台灣在全球經濟體中排名第 22,根據國際貨幣組織 IMF 最新公布,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個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我國排名第 19 名,不僅領先日本韓國,也領先法國、澳洲等國。而根據萬事達組織統計,台灣出國觀光人數排名亞太區第三。因此,我們應該透過國家經貿實力與自發實力感動、影響同情台灣的友邦;唯有善利用自己的優勢,才能讓世界看見台灣。

柏林馬拉松、東京馬拉松都是國民行銷

2017 年柏林馬拉松就是一則台灣透過國民參與提昇國際能見度的成功例子。柏林馬拉松是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來自台灣的 200 多位跑者身穿 Taiwan 標誌、披掛國旗或是有國旗標誌的衣服在賽道上奔馳,等於在德國為台灣做最好的宣傳。其中更有三位跑者因為其優雅的姿勢登上德國柏林早報頭版,台灣頓時成為國際焦點。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14781398198951&set=a.1602216145709.80409.1545255078&type=3&permPage=1

東京馬拉松與柏林馬拉松同為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東京馬拉松也被戲稱為台灣主場,因為台灣是東京馬參與人數最多的海外國家,除了台日民間友好之外,許多台僑與留學生自發性在 2018 年東京馬拉松組成加油團、設置補給點,42 公里沿途都有台灣人或日本人高喊台灣加油(頑張)。相較於中國加油團,他們只集結在一個地點,也只有一群人揮舞著中國五星旗,中國在行銷國家效益上,根本完全無法跟台灣相比。

由上可知,台灣民間參與推動台灣能見度的力量非常強勁,台灣政府單位在推動相關活動也非常認真;以柏林馬拉松為例,除了國際貿易局的台灣精品館贊助柏林馬拉松之外,德國代表處也在謝志偉大使帶領下,到場幫選手加油打氣並在路邊發放文宣給周邊民眾,達到加強曝光的效果。其實台灣精品館曾經與德國柏林早報討論過合作案,但從未刊上頭版,這證明台灣民眾自發的活動遠比商業交易對台灣的國際曝光度要有益處。

2018 年台灣精品館擴大參與,募集更多願意穿著台灣精品標誌參與柏林馬拉松的跑者,以期達到 2017 年甚至更好的國際媒體曝光度。我們認為這方案值得讚賞,也建議台灣許多駐外單位能夠比照德國代表處活動結合當地觀光體育賽事,提昇台灣能見度。

改變華航塗裝也可以是一種行銷

在經濟貿易方面,台灣廠商推廣貿易在國際上也常被中國打壓,即便在馬政府所謂外交休兵政策下,外貿協會也曾經在日本參展向外國買主推廣時,遭到中國人來攤位嗆聲為何台灣沒有掛在中國底下。外貿協會很早就正名為 Taiwan 貿易單位,但目前政府或是附屬單位還是許多組織仍掛著 China 名稱,例如華航。單就從商業行銷貿易角度,我們必須探討華航掛著 China 名稱是否適合商業行銷。

飛機塗裝絕對具有行銷效果,這就和許多企業會贊助運動員,運動員出賽時都會露出 Logo 一樣。然而,飛機的塗裝更是吸睛,這可解釋為何長榮願意耗資塗裝全機,還付出大筆權利金取得 Hello Kitty 的授權。國外航空公司更是有憤怒鳥機,星戰機、米老鼠機,這些塗裝所費不貲,但這些花費只是為了行銷效果。如今,我國國營的航空公司卻掛著 China,整天全球到處幫 China 打廣告行銷?實際上,China 本來就是我國貿易競爭對手之一,試想,台大醫院的交通車會掛著榮民總醫院的名字到處行駛嗎?

ANA 全日空星際大戰 R2-D2 彩繪機
圖片來源:ANA 官網

我們並不想探討華航是否需要改名,而是希望政府思考飛機表面是否需要塗裝 China 名稱,若不顯示China Airlines  也可以用 CI 代替。甚至,在華航的飛機上可以透過經濟部計畫,讓台灣幾個耀眼的產業展大打知名度,例如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台灣國際蘭展(TIOS)、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塗裝在華航飛機上。如此的思維與作法,不但有助台灣曝光度,也有利於我國產業發展。

China Airlines 中華航空
圖片來源:華航官網

SaveSave

SaveSave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